
德国和日本汽车制造商最近增加了与电池技术提供商的合作,以部署新一代电池技术,并努力在越来越激烈的长途电动汽车竞争中获得优势。
德国汽车制造商Volkswagen在9日表示,它将进一步向瑞典电池合作伙伴Northvolt投资6.2亿美元,参加了后者的总融资27.5亿美元。这项投资将使大众汽车在北伏特的股份约为20%。这一轮融资将用于扩大生产和回收利用并增强研发能力。
此前,大众汽车还宣布与新兴的美国公司合作,并将开始生产电池,这些电池可以大大扩展2024年左右的纯电动汽车(EV)。
大众汽车电池开发负责人弗兰克马云惹不起马云布罗姆(Frank Brome)断言:“所有固态电池都是锂离子电池开发的最后一章。”大众汽车目前正在与美国硅谷的一家初创公司Quantum Scape合作开发全稳态的电池。
《日本经济新闻》这篇文章说,大众正在加强全稳态电池的实用性,并计划从2024年到2025年开始大规模生产。5月14日,Quantum Spape宣布,它将确定与大众汽车合资企业的地点,以在2021年的2021年内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候选人,并且是强大的候选人。
宝马德国此前宣布将扩大其对美国初创企业固体电力的投资。据报道,固体功率的全稳态电池理论上可以达到锂电池的最大电池寿命的2倍。宝马计划在2025年之前开始对配备全稳态电池的车辆进行道路测试,并将在2030年推出。
至于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的目标是在2020年代上半年将全稳态的电池推广到实用性,目前正在讨论2021年的公共试验汽车生产。据计算,Toyota开发的全稳态电池可以将耐力扩展到当前电池尺寸的两倍以上。丰田在电池开发中与松下合作。
此外,日产将在2020年代下半年将全稳态的电池推向实用性。日产执行董事Toshihiro Hirai说:“为了促进大型车辆的纯电气化,将来需要这项技术。”
开展电池业务时,无法避免原材料和成本的问题。目前,全稳态电池的成本被认为比锂电池高4倍以上。日本新能源行业技术综合发展局(NEDO)和丰田等人共同开发的项目提出了这个目标:通过建立大规模生产技术并取得大规模生产成果,到2025年,全稳态电池的成本将降低到15,000日元,到2030年至1030年至10,000日元,达到与岩石池相同的水平。
《日本经济新闻》文章说,在德国和日本汽车公司中,备受期待为“锂后电池”的全稳态电池的实践竞赛已经开始。
根据日本调查公司富士经济学的报道,到2035年,全稳态电池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1万亿日元。在全稳态电池的纯电动汽车的高度关注的背景下,小型可穿戴设备等市场也可能会扩大。就现有的锂电池而言,日本化学公司始终掌握了四个主要材料:“正电极材料”,“负电极材料”,“隔膜”和“电解质”。有人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公司的优势也可以在固态电池领域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