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缺乏执行力?三大精益方法破局
企业动态| 浏览量:0| 2016-06-24 00:00:00 |

《工厂缺乏执行力?三大精益方法破局》

在制造业管理中,执行力不足是许多工厂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这不仅影响工厂效能提升,也对制造企业转型造成阻碍。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成为走向精益生产道路的关键。

一、痛点:执行力缺乏的表现与危害

工厂执行力缺乏在多个方面有所体现。首先,在生产计划执行上,常常出现计划被延误的情况。例如,生产订单无法按时完成,让交货期延迟,影响客户满意度。其次,员工对新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响应被动,让一些旨在提升效能的举措难以落地。这背后的危害是巨大的,会让生产成本提高,包括因延误产生的加急费用、库存积压成本等。同时,也削弱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远提升。

二、解法:三大精益方法

1. 价值流分析(VSM)

价值流分析是精益生产中的重要工具。通过绘制价值流图,能够清晰可见地看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流程中的增值和非增值活动。在工厂管理优化方面,这有助于管理者精准定位执行力缺失的环节。例如,发现某个生产工序存在大量等待时间,这就是影响整体执行力的因素。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如重新调整工序布局、优化设备配置等,降低非增值活动,从而减成本时间整体执行力。

2. 可视化管理

可视化管理是减成本时间执行力的有效手段。在制造企业转型过程中,可视化管理可以让所有员工对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工作状态一目了然。例如,通过在车间设置生产进度看板,员工能够直观地看到当前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与计划的差距等。这不仅能减成本时间员工的工作主动性,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对于管理者来说,可视化管理也方便了监督和决策,有助于贯彻各项工作按照计划执行。

3. 员工培训与激励

员工是执行的主体,提升员工的能力和主动性至关重要。在精益管理咨询中,目光聚集于此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让员工了解精益生产的理念、掌握新的生产技术和操作方法。同时,形成合理的激励机制,如对按时完成任务、提出改进建议的员工给予奖励。这样能够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减成本时间他们执行任务的热情和效能。

三、实施步骤

1. 规划阶段

首先要对工厂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产流程、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等方面。确定采用哪种精益方法作为突破口,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这个阶段需要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拥护,明确目标和责任分工。

2. 推广阶段

将选定的精益方法逐步在工厂内部推广。例如在推行可视化管理时,要先选择一个试点区域,如某个车间或者某条生产线,进行示范操作。同时,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让他们领会可视化管理的意义和操作方法。

3. 巩固与扩展阶段

在试点区域取得一定效果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将胜利的模式推广到整个工厂。并且逐步巩固成果,持续改进。例如结合价值流分析的导致,逐步优化生产流程,减成本时间整体执行力。

北京欧博企业管理研究院(欧博企管)在精益生产管理咨询方面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和强盛的专业实力。多年来,欧博企管为众多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了工厂管理优化的解决方案,胜利帮助企业提升了执行力,实现了制造企业转型和工厂效能提升。如果您的工厂也面临执行力不足的问题,欢迎咨询欧博企管的专业服务,了解更多胜利案例,让您的企业走向精益生产之路。



复制成功
咨询电话: 15595696085

扫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好友
我知道了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