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经典故事
凿壁借光的故事
时间:2024-04-23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慢慢地,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读好长时间。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地,没有时间看书;可是晚上他又看不见书,该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他发现西墙透过来一线亮光。匡衡猜想,大概邻居家有个人点着灯在看书。于是,匡衡便想出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在墙缝里轻轻地钻了个小洞,把书对着这小洞,就透过来亮光啦。匡衡感到很满意,心里想道:以后我就能不断地从这小洞爬到邻居家里去偷光看书了。
匡衡此后每天晚上这样偷光苦读。可是,书还没有读完,匡衡又担心起来了:被主人发现就要骂自己,怎么办呢?
正在匡衡琢磨的时候,他想起了另一个办法:他干脆连那小洞也钻大一些,使光透进来的更大些。果然,即使匡衡主人不在家的时候也可以安心地读书了。
邻居知道匡衡在借光看书的事之后非常同情他,就想出各种办法帮助他。争得那户人家的同意后,在墙上安了一根竹子,竹子下面点着油灯。这样,油灯发出的亮光照着墙上的字,匡衡借助这微弱的光就可以读书了。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终于做了汉元帝的丞相。
凿壁借光的故事和道理
凿壁借光的故事是关于匡衡刻苦读书的经典故事之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取得成功。这个故事也展示了匡衡的聪明才智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道理上来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一种需要持之以恒和毅力的事情。无论环境如何艰苦,只要我们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此外,这个故事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的重要性。邻居对匡衡的帮助显示了邻里之间的互助和关爱的重要性,这也是社会和谐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凿壁借光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刻苦、聪明和互助的经典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激励我们要有决心和毅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本文来自开心故事网 转载请注明